成都武術少女入選國傢輪滑隊有望代表中國參加東京奧運會

原標題:跨界 圓夢



出色的彈跳能力和平衡感有助於李芙瑞在國傢集訓隊中站穩腳跟



如今的李芙瑞對參加奧運會充滿期待 本組圖片由記者 馬丁 攝

武術不是奧運會比賽項目,但武術運動員未必不能參加奧運會。近日,正在備戰省運會的成都武術隊選手李芙瑞接到國傢體育總局相關部門通知,她已經入選中國輪滑項目集訓隊。如果能在國傢隊中站穩腳跟,李芙瑞將有望成為中國代表團的一員,參加東京奧運會。

李芙瑞能得到這個寶貴機會,得益於國傢體育總局正在積極推進的體育跨界選材計劃。兩年前,國際奧委會宣佈棒壘球、空手道、輪滑、競技攀巖和沖浪5個項目入圍東京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其中輪滑運動對中國競技體育而言基本屬於全新項目,後備人才幾乎為零。為此,體育總局於2017年8月下發文件,要求開展對包括輪滑在內的4個奧運項目的跨界選材工作,而選材重點則鎖定在體操、武術、雜技、蹦床、技巧等項目參與者。上周四,中國輪滑集訓隊專程來到成都進行人才選拔,成都市武術跆拳道運動管理中心推薦瞭3名女子武術運動員參加,最終3人中隻有李芙瑞成功通過選拔。

對於跨界選材這個概念大傢並不陌生,前中國田徑隊短跑名將張培萌轉項雪車,以及不久前中國足協宣佈在遼寧、四川、深圳三地建立足球和田徑混合選材基地,都是跨界選材的典范。實際上,跨界選材並非這兩年才開始實施,在國內競技體育項目中早已存在,如四川舉重世界冠軍劉壽斌最初練的就是武術,前跳傘世界冠軍茍小雲也是從武術隊轉行的。成都市武術隊也經常從體操、跳水項目中選材,跆拳道隊從田徑、籃球選手中選材也是屢見不鮮。記者從市武管中心得知,李芙瑞通過選拔的主要原因在於她的平衡能力、彈跳能力、爆發力以及柔韌性都非常好,身材比例也很合理,特別是彈跳和平衡兩項得分很高,非常符合輪滑項目的運動特點。

目前,李芙瑞正在成都武術隊位於城北體育館的訓練館積極備戰將於7月開賽的省運會武術比賽,作為多次獲得省級比賽冠軍的選手,她極有可能在省運會上爭金奪銀。本次賽事也很可能是李芙瑞最後一次參加武術比賽,省運會後她就將前往北京參加國傢輪滑隊集訓,如果能獲得主力位置,則將從此轉項輪滑運動,並有望成為中國代表團的一員,出征東京奧運會。

李芙瑞:從沒想過會有機會參加奧運會

在城北體育館訓練館三樓,李芙瑞認認真真地練著一套規定拳動作,這將是省運會上的參賽項目之一。她練得很投入,因為這是她第一次參加省運會武術比賽,她很希望取得好成績。當然,這第一次也很可能是最後一次。

李芙瑞還差4個月才滿15歲,如今她還是一名初三學生,今年就要參加中考。雖然還不滿15歲,但李芙瑞的身高已超過1.6米,按教練的話說是“手長腳長”,身材條件很適合參加武術運動。說到自己最大的優勢,李芙瑞認為是彈跳,她跳起來的空中高度很高,這意味著她完成動作的能力更強,而且平衡感更強,這個優點不僅是武術、也是輪滑項目所非常看重的。這次和李芙瑞一同參加國傢隊選拔的一名選手有著出色的空中翻滾能力,卻因為彈跳高度不夠而未能入選。可以說,李芙瑞的身體條件在參加選拔的選手中是最好的,這種能力將非常有助於她在國傢隊站穩腳跟。

對於輪滑,李芙瑞其實並不陌生。她從小喜歡滑旱冰,後來又在室內冰場滑過真冰,滑板也玩過,“就是玩得不好。”所以,從武術跨界到輪滑她並不抵觸。李芙瑞從小身體不好,手臂容易脫臼,從7歲開始父母就把她送去練武術,希望能鍛煉好身體。一直以來,她都抱著鍛煉身體的目的參加訓練,雖然也經常代表成都隊參加比賽,卻從未想過能參加奧運會,不僅因為武術並非奧運會比賽項目,而且她也沒有想過成為一名專業運動員。在她的人生規劃中,初中畢業後上高中,然後爭取考上大學,但這套“既定方案”如今出現瞭變化,一旦通過國傢輪滑隊集訓選拔,她很可能以專業運動員身份參加奧運會,從此走上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對於這條路,李芙瑞有些期待,也有些忐忑。“我也說不清現在是什麼心情,以前從沒想過能有機會參加奧運會。如果能參加,當然很高興,但真沒想過成為專業運動員。”不管怎樣,李芙瑞對於參加奧運會還是非常憧憬的,她一直都非常羨慕那些站在領獎臺上看著國旗升起的運動員,現在她有機會圓這個從來沒想過的夢。“我會好好努力,把握住機會,即使不能成功,也爭取不留下遺憾。”她說。台中貨梯維修餐廳菜梯

輪滑,屬於年輕人的運動

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說,奧運會比賽項目的選擇標準之一,就是是否受到年輕人的喜愛。輪滑以及其他4個新入選奧運會的運動項目無疑符合這一標準。輪滑運動是一個相對廣義的概念,包括速度輪滑、花樣輪滑、輪滑球、單排輪滑、雙排輪滑,以及極限運動和技巧。後一項其實就是人們在極限運動節目中經常看到的滑板,比賽場地為U形池,選手通過U形臺做各種驚險、復雜的技巧表演,這也是輪滑競技項目中最吸引人的一項。這是一項極具個性和開放性的運動,李芙瑞參加的正是該項目的選拔。進入奧運會後,輪滑比賽的規則和評分體系將變得更加統一,這也將有助於這項運動的普及和推廣。

在中國,輪滑是一項相對小眾的運動,近年來愛好者人數有所增長,但整體水平與歐美相比仍然較低。進入奧運大傢庭後,輪滑運動也將享受到舉國體制帶來的巨大優勢,資金投入、海外拉練、聘請外教等方式都有利於迅速提高中國隊的水平,縮短與世界頂尖水平的差距。

跨界選材 步子可以邁得更大

命運總喜歡和人們開玩笑。在體育圈,有太多運動員奮鬥一生卻不能獲得參加國際性比賽為國爭光的機會,而另一些人雖然沒有刻意去爭取過,機會卻意外降臨到他們頭上。14歲的成都女孩李芙瑞,無疑就是交瞭好運的那一類人。

對李芙瑞而言,好運氣像是天上掉下來的,但事實上是體育總局給的。如果不是中國體育跨界選材的潮流大勢,這塊“餡餅”怎麼也掉不到她頭上。從這個角度來看,李芙瑞是制度改革的受益者,她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而最終受益的將是整個中國體育。說起來,中國體育的一些改革措施往往伴隨著爭議,跨界選材也不例外,尤其在中國足協宣佈建立足球、田徑混合選材基地後,不過這一次,輿論呼聲大部分持支持態度。

從我國冬季運動發展歷程可以看出,跨界選材的效果算得上非常喜人。在從零起步的雪車和跳臺滑雪項目上,中國選手在冬奧會上一鳴驚人,而這些選手大多是從田徑、重競技項目轉型而來。短短兩三年時間,中國冰雪運動的幾個空白項目取得突飛猛進的成績,進步之神速令對手都感到不可思議。看得更遠一點,中國體育的跨界選材已經存在瞭幾十年,運動員轉項目不說司空見慣也可以用屢見不鮮來形容瞭,隻不過不像現在這樣明確以文件形式提出,也沒有現在這麼大的聲勢。

跨界選材,對運動員而言增加瞭一種選擇,也就多瞭一條出路;對運動隊而言,可以找到最合適的人才,避免瞭從零培養造成時間和資源的浪費。所以,該探討的不是該不該跨界選材,而是應該怎樣跨界選材、怎樣實現科學跨界選材。畢竟,之前並不是沒有跨界失敗的例子,比如射擊選手轉型冬季兩項,就因射擊隊員普遍電梯維修費用體能不佳而未能成功。跨界選材不是一窩蜂,還需要輔以相關制度和訓練手段的改革,這是一個系統工程,同樣存在著客觀規律。

對中國體育的整體發展來說,變總比不變好,改革總要好過故步自封。事實上,跨界選材的改革步子不是邁得太大瞭,而是仍然有挖掘的空間。或許,接下來可以考慮讓選材范圍進一步擴大,不再局限於體制內,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以輪滑項目為例,國傢隊雖然是零基礎,國內卻並不缺少輪滑愛好者以及職業運動員,如果把這些“體制外”人才也吸納進來,不是更容易抵達成功的彼岸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kajxttx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